在深圳,一家无人面馆引发关注。顾客下单后,从面粉投入机器到出餐,全程48秒,且由智能机器人独立完成,无人干预。这一创新模式,引发了人们对于餐饮智能设备应用的关注。

无人面馆内,智能设备构建了高效“智能厨房”。顾客扫码下单,信息传至后台,面粉仓自动定量送粉至
和面机,按精确配比加水搅拌,每分钟能处理30份原料。智能揉面设备模拟人工手法,让面团更劲道。面条切割精准,落入智能煮面设备,AI视觉识别系统依面条种类和顾客要求控制煮面时长。最后,机械臂以0.02毫米误差完成配料摆盘。这一系列工序的流畅衔接,尽显智能设备在餐饮制作环节的强大能力。
智能设备为餐饮行业带来诸多变革。效率上,传统面馆出餐可能需3分钟甚至更久,无人面馆却能数倍提升出餐速度,契合快节奏生活,极大减少顾客等待时间,提升满意度。成本控制方面,它减少对厨师和服务员的依赖,久秉AI餐饮显示,1名维保人员可看守3到5台机器人。同时,智能设备精准控制食材用量,降低原材料浪费和能源消耗,且体积小、安装灵活,利于店面选址和空间利用,进一步节约运营成本。在品质上,智能设备采用先进控制技术,确保每碗面的粗细、烹饪火候等精准无误,保留原汁原味与营养价值,避免人工操作差异导致的品质波动。
餐饮智能设备的应用远不止无人面馆。点餐环节,智能点餐系统广泛应用,顾客自助点餐,系统依点餐历史和消费习惯推荐菜品,还支持线上预订与外卖下单,拓展销售渠道。送餐环节,送餐机器人按预设路线送餐,减轻服务员工作压力,为餐厅增添科技感。厨房中,
炒菜机器人等设备多样,如北京发出首张“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”的机器人,能主动判断食材、自主控制烹饪,“美膳狮”AI炒菜机器人在多品牌落地,与湘菜大师相比毫不逊色且用时更短。此外,甜品、饮料制作机器人以及智能烤箱等设备,让烹饪更标准化、智能化。随着AI技术发展,餐饮垂直领域的烹饪大模型也相继出现,老板电器的“食神”AI烹饪大模型可规划个性化烹饪方案,万得厨的“祝融”能根据食材选择烹饪方式。在餐饮营销上,AI绘画平台助力制作菜品图片,一些企业利用AI进行广告设计等,像麦当劳日本委托AI制作的薯条广告收获上千万浏览量。
不过,餐饮智能设备应用也面临挑战。技术层面,部分设备稳定性、可靠性不足,不同设备间兼容性和数据共享存在问题。成本上,前期采购、安装调试及后期维护升级费用高,小型餐饮企业资金压力大,培养专业维护人员也需成本。消费者接受度方面,部分消费者对智能设备制作的餐食口感和质量存疑,对新点餐、用餐方式也需时间适应。
尽管如此,餐饮智能设备未来前景广阔。技术进步将使设备更智能、人性化,能更好模拟人工烹饪技巧和风味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,餐饮企业可精准了解消费者需求,实现菜品个性化定制与精准营销。在竞争激烈的当下,餐饮企业应积极拥抱智能设备,发挥优势、克服挑战,以此提升运营效率、降低成本、提高服务质量,开启智能化、高效化、个性化的餐饮新时代。